为深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,将兵团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与专业发展,塔里木理工学院数字传媒学院教师启动“兵团精神铸师魂,扎根边疆育新人”系列主题活动,通过理论研学、实践赋能、创作创新三大维度,推动兵团精神在教师群体中落地生根,助力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。
理论研学强根基,凝聚精神共识
数字传媒学院教师党员、团员代表开展“兵团精神与新时代教育使命”专题研讨会,观看兵团历史主题片,主题片从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脉络切入,深入解读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创业、开拓进取”的精神内核,并结合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使命,强调教师在弘扬兵团精神、培育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作用。研讨环节中,教师们围绕“如何将兵团精神融入传媒专业课程思政”“以兵团文化为素材开展教学创新”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“我们可以将兵团人建设绿洲城市的影像史料融入影视制作课程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”, 青年教师党员段晨潇如是说。
实践赋能促担当,躬身力行作表率
青年教师走进兵团三五九旅纪念馆开展实地调研。在历史影像展区,一段记录战士们开垦荒原的黑白影片让我驻足良久。画面中,战士们顶着烈日,在漫天黄沙中挥汗如雨,一镐一锄地开垦着寸草不生的土地。面对重重困难,他们没有丝毫退缩,以“生在井冈山,长在南泥湾,转战数万里,屯垦在天山”的豪迈誓言,将亘古荒原变成了万亩良田。这种艰苦创业、百折不挠的精神,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。
令教师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纪念馆中陈列的“传家宝”。一把代代相传的坎土曼,承载着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奋斗的记忆;一枚枚泛黄的军功章,见证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荣耀。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,背后却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,凝聚着三五九旅将士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边疆建设的坚定信念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”的深刻内涵,正是这种精神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、建设边疆。创作创新展担当,文化传播显作为。
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兵团精神的理解,也推动了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的融合。数字传媒学院院长王巨禄教授说:未来,学院将持续以兵团精神为引领,推动兵团文化资源与传媒专业建设深度融合,培养更多既精通专业技能、又深植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传媒教育工作者。